矩陣測光最早的出現是NIKON在1983年FA相機上應用的AMP(Automatic Multi Pattern)測光,這在當時自動測光上是一項創舉,相信NIKON也一直以此自豪。
後來雖然歷經多次的改善,但在最初的AMP上矩陣測光的雛形可以說已經完全抵定了。
之後雖然也有其它廠商以不同名稱陸續推出類似的測光方式,但其觀念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說AMP是一項創舉?
因為在這之前,所有的測光方式都需要攝影師的主觀判斷,因為相機只知道18%的反射率才是對的,但矩陣測光會幫你分析你所要拍攝的畫面,替你決定 "最適合的曝光"。
有人說矩陣測光是在相機裡放了三萬張(或幾十萬張)照片資料,然後與所要拍攝的畫面做比對。
這種說法肯定是錯誤的。即使是現在的科技也不會將三萬張照片放在相機裡,更別說再在按下快門那一瞬間去比較這些照片。
而實際上的作法,是將畫面切割成不同的感應區塊,依這些感應器所接受到的測光值,透過一套完整的判斷方式,決定適當的曝光。
這套判斷方式,可能是NIKON分析了無數照片後所得出來的判斷方式。
雖然Canon在一些機型上放了更多的感應器,例如Rebel 2000上號稱有35個感應器,但其實他們可能不知道感應器多寡並不是重點(也許知道,但覺得這樣說出來會比較好聽),重點是這些感應器所接收到的資料該如何處理。
透過Nikon達人KenRockwell網頁上的Nikon原廠內部資料,我們可看出AMP測光大致的判斷步驟如下:
1.光線透過鏡頭,落在五塊感應器上。這些光線由快速的類比/數位轉換器轉換成數位訊號。
2.取得鏡頭的焦長、最大光圈等資訊,用以計算感應器上的光線強度。
3.利用步驟2的值計算最大亮度、最小亮度、反差、平均亮度等數據。
4.捨棄過亮與過暗的感應區塊,這個過程可以將過可分為兩種情況:
4a.將EV值超過16-1/3的區塊去除,若所去除的區塊超過兩塊,則從第3塊開始就都當成16-1/3。
4b.將EV值低於最低光度的區塊去除,若所去除的區塊超過三塊,則將第三塊視為最低光度,而第四塊也去除。
5.依步驟4所得到的區塊資料,可將所有畫面歸入20個類別;依不同類別決定適當的曝光值。
聽起來是不是非常複雜?!
所幸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根本不需要去瞭解這整套流程,你只需相信它就可以了。
除非你仔細研究這套判斷流程,否則你根本無法得知相機是如何決定出曝光值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Nikon(相信其他廠商也是)並不建議使用矩陣測光做曝光補償,因為一般使用者並無法預知補償後的結果為何。
若需使用曝光補償,則應使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因為這兩種測光方式是最直覺的。
但若你很清楚這個演算法的過程,還是可以預知曝光補償的結果。
我們也注意到,在矩陣測光中需取得鏡頭相關資訊,所以必需使用CPU鏡頭;若不是使用CPU鏡頭,便只能使用點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
最後,在使用矩陣測光只有一點要注意: 不要使用曝光鎖定!
因為矩陣測光所要分析的,是你最後所要拍攝的畫面,所以應以最後完成構圖的畫面做為分析依據。
3 則留言:
感謝您無私的詳盡解說,文中提到CPU鏡頭,想請教什麼是CPU鏡頭?原廠鏡頭才是CPU鏡頭嗎?因為一班買鏡頭的時候並沒有特別說明是否為CPU鏡頭,使用者該如何區別是不是CPU鏡頭?不好意思ㄧ次問好多問題,謝謝!
在矩陣測光的演算法中,有一個步驟不是要把鏡頭的焦長、最大光圈等資訊傳給機身嗎?
這CPU鏡頭,就是在鏡頭內有一個晶片(我覺得說它是CPU應該是言過其實了),它負責把這些資訊傳給機身。所以你會看到鏡頭的尾端會有一些接點傳送這些訊號。
基本上,你看到鏡頭尾端有一些電子接點的,應該都是CPU鏡頭。有些古老的手動鏡就完全沒有接點,所以也無法使用矩陣測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