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星期二, 11月 14, 2006

TTL閃燈及Nikon多重感應均衡閃燈

閃燈M模式閃燈A模式的介紹可瞭解到,這兩種閃燈控制都各有一些優缺點:
1.閃燈手動模式可以得到精確的閃燈輸出,但需經計算使用較為麻煩。
2.閃燈A模式對所有畫面所有焦段的鏡頭都採同樣的標準,需靠經驗做補償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而TTL閃燈,主要的目地在希望能解決上述兩種方式的缺點。
所謂TTL是指閃燈是透過鏡頭(Thourgh The Len)做偵測,其偵測元件是在機身,而不在閃燈本身。
使用TTL時,閃燈在第一快門廉打開時開始輸出,這時閃燈所發出的光會(被物體反射)透過鏡頭,落在底片上;然後再經過底片反射,落在機底的感應器上,所以稱為OTF(Off The Film)。
當機底的感應器判斷光線夠了,就命令閃燈停止輸出。
因此它所偵測的,就是實際拍攝的閃燈亮度,而不會閃燈A模式一樣是由閃燈不管三七廿一全都只靠一個感應器去感器週遭的亮度。
右圖是FM2和F100的熱靴比較,其中 "X接點" 是相機傳送擊發信號給閃燈用的,而 "閃燈備妥(Ready)" 則是閃燈告知相機回電是否完成用的。
F100比FM2多了兩個接點,其中 "TTL抑制" 就是F100在TTL模式時用來告訴閃燈停止輸出用的。
而另一個接點據說是用來告知相機是否接上閃燈用的,不過我想它還用來傳遞光圈和鏡頭焦長等資訊,若試著用膠布將這個接點貼起來,你會發現機身的閃燈指示異常,而且在調整光圈和焦長時,閃燈也不會隨著變化。

傳統的TTL閃燈雖然比A模式來得好,至少它所偵測的光線是透過鏡頭反射在感應器上的。
但因為這個感應器本身也有它自己的標準,就像平均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一樣,所以在一些情況下所打出來的閃燈也不準確,尤其是當畫面中有高度反光,或背景不反光的狀況。
這時還是必需熟悉它的特性,再做適當的補償才能得到較好的結果。

因此各家也就開始努力研究,如何克服這種問題。
其中Nikon則發展出了Multi-Sensor Balanced Fill-Flash/3D Multi-Sensor Balanced Fill-Flash(多重感應均衡閃燈)。
其原理是將機底的閃燈感應器區分成五區(類似AMP的區分方式),在拍攝前透過一連串的預閃,配合測光表的數據及拍攝距離資訊,決定閃燈的輸出。
一般認為它的運作方式如下:
1.由Nikon D鏡將被攝物距離傳給相機
2.在反光板翻起,但快門廉尚未打開時,由閃燈發出一連串微弱的預閃
3.機底的多重感應器感應快門廉所反射的預閃光
4.相機依據預閃光的強弱、拍攝距離、鏡頭的光圈大小等資訊,計算出預閃光進入鏡頭的理論值;並將感應器所接收到的光與理論值做比對
5.依據這些資訊,相機計算該用哪一部份的感應器控制閃燈(據猜測可能就是主體所在的區塊),以及該用多強的閃燈才能將現場光和閃燈光做一平衡
6.快門廉打開,然後相機依據前一步驟的結果決定何時該停止閃燈。


以實際使用的經驗來看,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在絕大部份情況都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即使是畫面中有高度反光或不反光的背景。
若非使用Nikon D鏡,則機身無法得知拍攝距離資訊,這時就不是 "3D多重感應均衡閃燈",而是"多重感應均衡閃燈"(好長的名字啊)。

沒有留言: